Skip to content

生生不息

我的故乡是衡水

  • 首页
  • 农村进行时
  • 走向新生活
    • 衡水湖纪事
  • 乡村图书馆
  • 往事堪回首
  • Privacy & Terms

Category 往事堪回首

  • 首页   /  全部文章
  • 分类归档: "往事堪回首"
往事堪回首 4月 29,2022

解放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番号及其主官

说明
我们根据中央军委总参谋部1950年7月公布的《解放战争四年消灭敌军一览表》、西南军区政治部联络部1950年2月《改造与整编起义部队材料汇编》、西南军区改造起义部队的总结、统计表,成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1958年5月9日编印的《西南地区起义投诚部队整编情况汇编》,以及昆明军区政治部联络部、贵州省军区政治部提供的资料,经过核实,编写的《解放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番号及其主官》一书,供查证起义投诚部队及其人员时参考。
由于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部队比较多,特别是解放战争后期,部队纷纷退到西南,其番号混乱,调动频繁,临近西南解放前夕,又有许多临时拉拢组建的地方游杂武装,至今近40年,资料散失不全,记载也不一致,尚有待进一步核实订正。
现整理的9个兵团,44个军以及联勤部队、地方武装、零散部队的编制时间、隶属关系,起义、投诚或被歼的时间、地点以及去向,基本上是根据档案资料记载的,各级主官名单是从起义军官登记表及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高研班教导总队名册上查出的。有关第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二兵团及卢汉、刘文挥、邓锡侯、潘文华等部起义前后的详细情况,请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南义举》一书。
本书由袁蕴华同志编写。
1988年10月28日

阅读更多
作者 孟繁永
往事堪回首 10月 19,2020

祖宅复兴计划前传

离着北京有三百公里远的祖宅已经没有人居住,另外还有十几亩地,本来的计划是把地通过交换集中到一起,能挨着河边最好,不挨着也能接受。三套院子中两套是有正屋的,可以做做保温,内部改造一下卫生间,简单装修,就可以作为度假之所了,无论是自用还是跟朋友一起,都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只是,这里可能会被拆迁,不知道几年之后的事情,附近的村子耕地被占了,绕开村子不拆,政府也是想少花钱吧。

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呼吁宅基地私有化,这当然是好的,但一个社科院的教授已经沦落到只能在微博上呼吁,说明没戏了。

如果真的私有化了,我们就慢慢挣钱,在这里投资,然后把村里的地一点一点买回来,像一百年前那样。

建国史里有土改一章,以前的地主辛苦耕作,每年的结余能买两亩地,几代人下来也能攒不少。

如果可以的话,当一个地主挺好的。

作者 孟繁永
往事堪回首 4月 9,2013

劉小飛 我要為爺爺劉文彩正名

@唐建光  刘文彩之孙刘小飞,今天带领当年他爷爷家的长工、佃农、丫鬟或其子孙等,以及学者记者数十人,进入刘文彩庄园,一一讲解,证明泥塑收租院及刘文彩欺压剥削农民的故事系编造。为进这当年的家,他得为自己及所有人买门票,园方给予半价优惠,20元一人。

 

阅读更多

作者 孟繁永
往事堪回首 9月 3,2011

美文欣赏:我的父亲是流氓(下)

这是父亲为官后第一次请村里人吃饭。特别是在那个充满饥饿的年代,请人吃饭是给人很大面子的。这种事对于家村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刚解放后不久,父亲在县城当官后,村里有人来找过他。有的为了找个工作,也有为了各种难事来请求帮助。父亲都拒绝了。只要有人提出此类要求,他就会说,“你认为共产党的江山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想参加革命,不要说好听的,原先为何只知道在家抱老婆过日子,为什么不象我一样提着脑袋参加游击队?!” 阅读更多

作者 孟繁永
往事堪回首 9月 3,2011

美文欣赏:我的父亲是流氓(上)

父亲是个流氓

● 于建嵘

说明:这篇小说是我八年前写的,以“父亲”为题刊发在大型文学期刊《长城》2009年第5期上。

一

父亲要死了。

我是从雪姨发来的电报知道的。我向学校请了假,乘火车往老家赶。一下火车,就看见二弟高阳傲视天下般地立在站台边。他见我走来,只是点了点头,提过我的包就往停车场走。直到跨上他那辆白色的宝马,才说了一句:“老爷子真是的,死都死了几次了。”

阅读更多

作者 孟繁永
往事堪回首 2月 18,2010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已入耄耋之年,体格健朗、精神矍铄、生活规律。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村外转悠两圈,练练太极拳,或者天气晴暖时去镇上买点日用品,路上逢人讲他“老爷子身体真硬朗啊”,他就会以爽朗朗的笑声回应,开心的不得了,都说“老小孩”,一点都不假。

我和哥哥常年求学在外,爸妈白天要下地干活,劳累一天,晚上早早地就休息了,很少有 时间陪爷爷。这在农村是十分普遍的。如今在广大农村,劳务输出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在家又缺少相应的休 闲娱乐活动,因此大多数人三五成群聚在巷子口聊天,但常常又因意见不合而彼此抬杠,爷爷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有点反感,于是电视成了他独自在家时消遣度日的忠 实伙伴。

爷爷喜欢听老戏, 《凤还巢》、《穆桂英挂帅》、《锁麟囊》、《铡美案》等等,他差不多都可以随着轻唱,娓娓道来故事的情节及包含其中的情义理,这大概跟小时候经常听戏的经 历有关。每年农历三月三,在李店集市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爷爷说叫“搭轿唱戏”,一边的场地唱大戏,一边道士们敲锣打鼓,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历经 战乱及文革“破四旧”,这些古老的乡风民俗就在时代的风云中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除了听戏,爷爷就喜欢看古装剧或者现代警匪片,杀富济贫、惩恶扬善。一方面缘于信奉佛教中的好人好报、因果报应,另一方面少时受家庭氛围熏染,曾祖父就是一个耿直仗义的热心肠,想必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了爷爷。 阅读更多

作者 孟繁永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usiProf by Webriti